- Nov 11 Wed 2009 06:09
大地色系眼影畫法
- Nov 11 Wed 2009 03:21
JOLLY泰國菜,好友同樂會
當天餐點:
JOLLY蝦餅 Shrimp Cake 260
將新鮮蝦泥製成長條狀薄餅,下鍋炸酥。附上梅子醬。
Deep-fried spring roll skin stuffed with ground shrimp. Served with plum sauce.
這道還不錯,只不過蝦餅跟其他店家不一樣,是做成長條狀,比較有咬勁,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切成三角形的蝦餅喔!
涼拌木瓜 Green Papaya Salad 200
- Nov 10 Tue 2009 04:21
消費的年代 未富先奢侈
消費的年代 未富先奢侈
【台灣醒報賴宥霖特稿】最近百貨公司週年慶活動如火如荼的展開,各家百貨公司紛紛推出各種優惠,讓消費者直呼撿了便宜,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其實越來越多的折扣、優惠,目的就是想盡辦法讓消費者將錢掏出來,問題是,多數的消費者並沒有負擔這些奢侈品的能力,多數靠信用卡「預支未來」,未富先奢侈,這才是造成消費惡果的主因。
今日聯合報《聯合筆記》「富裕流感」一文指出,美國節目製作人約翰.葛拉夫所製作的「富裕流感」紀錄片及書籍,精準地預言了由於全球擴張信用,沒有節制地鼓吹消費的惡果,至今全球皆尚未從次貸問題所造成金融風暴中完全脫離。
事 實上,購買奢侈品並不是一件壞事,只要本身經濟條件許可,奢侈品的消費還可以促進經濟成長,增加就業機會。但是現在消費社會的問題在於,消費已經變成一種 非理性的運動,在商家的行銷及廣告手法之下,消費變成一種感性的衝動引導的行為,導致消費者往往購買許多超出自己能力負擔的奢侈品,這就是消費為何會變成 災難的原因。
商家不斷編造謊言讓消費者相信,消費是一件高尚而重要的事,於是越來越沒有人重視勤儉的品德。現在的社會,消費反而才是一種新的道德。信用卡、現金卡申辦借款越來越容易,關於奢侈消費的新聞也永遠不嫌多,日前百貨公司週年慶甚至出現一口氣刷卡八百萬的新聞。
近 幾年出現的「卡奴」,就是這種消費觀念下的犧牲者。在媒體商業化的推波助瀾下,讓消費者誤認為「買越多、賺越多」。事實上「賠錢的生意沒人做」,不管消費 者怎麼精打細算,最後賺錢的一定是主導這種金錢遊戲的莊家,而消費者往往還以為自己賺了而洋洋得意,等到事後接到付不完的帳單、家裡堆滿各種用不到的東 西,才後悔莫及。
基督教的主禱文中有一句話:「不要叫我們遇見試探,救我們脫離兇惡。」對於兇惡的困境我們尚可從其中脫離,但面對人性的試探卻最好連遇見都不要!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聖人,「承受苦難易,抗拒誘惑難」,消費的陷阱太多,真要全身而退的最好方法,還是讓自己遠離那些誘惑吧!
- Nov 06 Fri 2009 03:59
致富密碼-有錢人的特質
變有錢,真的那麼困難嗎?
如 果想靠讀書、受高等教育,憑一份上班族的薪水,很難翻身。養大一位小孩到研究所畢業,加上補習等開銷,少說要花五百萬元;但畢業後他可能只領二萬二千元, 這是參與教育部「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」的大學畢業生所領的月薪,網路宅男代表朱學恆諷刺的說,恰巧是一位外勞薪水加十個炸雞排;可能還買不到一個尺 寸大一點的名牌包包。
甚至連過去被視為高薪階級的律師、醫師,也很難靠薪水累積致富,貧富的階級差異愈來愈大,大家都想問,到底要怎樣才能變有錢?
成功人士人格特質相似
《心 靈雞湯》《一分鐘億萬富翁》作者馬克.韓森說,「強烈的渴望是成為億萬富翁惟一需要的資格,無畏無懼的行動是惟一必要的證書,」想有錢的人必須真心的想要 富有,有相信自己可以賺很多錢的信念。《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》作者博多雪佛也說過,「如果你怕輸,就不可能贏,」想成為有錢人,先從堅定的意念做起, 加上不畏困難的執行力,擁有千萬、億萬財產不再是夢想。
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其著作《安娜卡列妮娜》中說,「幸福的家庭都很類似,不幸的家庭則各有故事;」我們也發現,許多不靠世襲財產、憑自身努力贏得財富的成功人士,也有著驚人相似的人格特質,我們將它們稱做「致富密碼」。
翻閱潛能激發叢書,對照財經商業界成功人士的歷程,本刊特地整理十大致富密碼,掌握這些關鍵,「有為者亦若是」,您也可以擁有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,成為有錢人指日可待。
金鑰密碼打開致富之門
- Nov 05 Thu 2009 10:39
女王文章-買鑽石給自己
- Nov 05 Thu 2009 10:38
女王文章-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
- Nov 05 Thu 2009 10:38
女王文章-女人不願面對的真相(男人真心話)
- Nov 05 Thu 2009 10:37
女王文章-我真的沒有女朋友(男人真心話版)
- Nov 05 Thu 2009 10:37
女王-用金錢買得到的快樂